【政策發布】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印發《山西省智能制造發展2019年行動計劃》的通知瀏覽數:1276次
各市工信局、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委會: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文件精神,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山西省智能制造發展實施意見(2016—2020年)》等有關要求,提升我省制造業智能化水平,促進全省經濟結構反轉,我廳編制了《山西省智能制造發展2019年行動計劃》?,F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附件:山西省智能制造發展2019年行動計劃 山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19年4月24日 山西省智能制造發展2019年行動計劃 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制造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重要途徑。根據《<中國制造2025>山西行動綱要》、《山西省智能制造發展實施意見(2016—2020年)》有關要求,為加快推進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引導和推動我省制造業智能轉型,促進全省經濟結構反轉,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思路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發展智能制造作為長期堅持的戰略目標,以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攻方向,重點完成智能制造“345”產業發展任務,即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創建、智能制造專項支持、智能制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3大工程,開展智能制造產業布局優化、龍頭企業對標趕超、智能制造專家診斷、重大項目跟蹤指導等4大行動,強化智能制造創新平臺搭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培育、產業技術聯盟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標準化體系建設等5大支撐,著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為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打造我省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建設“智造強省”奠定扎實的基礎。 2019年,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進展。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創建10戶以上,發布“全省50項智能制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計劃”,爭取創建1-2戶智能制造示范園區,新建或完善智能工廠、數字化生產車間50個,新制(修)訂國家、行業及地方標準20項以上。 二、重點任務 ?。ㄒ唬嵤┤蠊こ?,強化政策引領 1.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創建工程。根據《關于開展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培育工作的實施方案》文件要求,以流程型、離散型、網絡協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遠程運維服務等五個智能制造模式為重點方向,以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領域,積極做好2019年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認定工作,循序漸進培育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生產線等,加快制造業重點領域智能化轉型步伐,發揮試點示范企業帶動引領作用。2019年,新認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10戶以上。 2.智能制造專項支持工程。根據省政府《關于促進企業技術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晉政發〔2017〕7號)和《山西省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晉政辦發〔2018〕49號),按照省工信廳技術改造項目的總體要求,爭取支持一批智能制造水平高、技術先進、成長性好的項目,促進我省智能制造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對全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的引導作用,促進全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工業體系。2019年,省級技改資金智能制造專項支持項目數量明顯增加。 3.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積極開展全省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制造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工作,發布“全省50項智能制造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計劃”,推動實施技術標準和知識產權戰略,重點提升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等基礎研發能力,爭取研發加計扣除政策支持。支持企業參與科技重大專項,鼓勵和推薦企業參與全省五大科技計劃(專項)重點研發專項(一般項目、重點項目)項目申報指南修訂,享受創新優惠政策。 (二)開展四大行動,推進智能制造 1.智能制造產業布局優化行動。依托各地資源稟賦和產業特點,在鋼鐵、有色、焦化、化工、建材、裝備制造、汽車、輕工、紡織、食品、醫藥等行業,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明確重點領域。支持工業園區發展,發揮大園區承載作用,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培育和創建一批鋼鐵、裝備制造、煤化工等智能化產業示范基地,以及一批空間集中開發、資源集約利用、產業集群發展、服務集聚配套的智能化工業園區。2019年,爭取創建1-2戶智能制造示范園區。 2.骨干龍頭企業對標趕超行動。積極推進太原軌道交通、山西杏花村酒業、定襄鍛造、祁縣玻璃器皿、陽泉耐火材料、運城金屬鎂、晉中汽車等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基礎實力雄厚的特色產業集中發展區建設,以打造行業領軍企業為目標,遴選確定20戶以上智能制造重點培育企業,瞄準國內外同行先進水平,實施對標先進、趕超一流行動,加快向中高端邁進,著力打造一批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和產品。 3.智能制造專家診斷行動。積極聯系國家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遴選智能制造工作經驗豐富的專家學者,組建智能制造專家服務庫,組織專家深入到企業生產現場,圍繞管理模式,在智能制造設計、生產制造、管理、服務及信息采集、控制等環節進行點對點診斷。針對制造業企業實施智能制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進行現場指導,開展經驗交流,幫助企業答疑解惑。建立用戶企業和供應商專家之間聯絡機制,將全國優秀的解決方案建議和發展經驗傳達到企業現場,為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營造了良好氛圍。2019年,智能制造專家診斷跟蹤企業超過20戶。 4.重大項目跟蹤指導行動。積極推動我省智能制造項目建設,挖掘一批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潛力項目,培育一批成長性好的智能制造項目,支持一批成熟度高的智能制造項目,樹立一批智能制造標桿項目。定期開展項目建設進展調度活動,跟蹤指導協調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打造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國內外知名的山西智能制造新形象。 ?。ㄈ娀宕笾?,完善產業生態 1.搭建智能制造創新平臺。圍繞重點領域智能制造重大需求,積極搭建全省智能制造創新服務平臺,建立完善山西省智能制造創新中心試點,依托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培育一批智能制造企業,重點開展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研發等產學研活動,提高智能制造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水平。開展智能化改造、智能產品研發等創新服務工作。 2.培育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支持制造企業、自動化和信息技術企業,針對制造業智能化技術改造、智能工廠(車間)建設需求,發展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業務,培育發展一批能夠具有全國視野和高端規劃能力的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推廣應用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分布式控制系統(DCS)、供應鏈管理系統(SC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CRM)、產品數據系統(PDM)等信息化管理軟件,為實施智能制造積累軟件支撐能力。推進機械、汽車、船舶、電子等裝備行業提高產品研發設計與制造一體化能力,推進化工、醫藥、食品等原材料和消費品行業形成質量、安全、節能、環保的精細化管控能力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追溯能力。 3.發揮智能制造產業技術聯盟作用。依托省級智能制造產業技術聯盟平臺優勢,鼓勵智能制造龍頭骨干企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進一步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事業單位,完善產學研用緊密合作的智能制造產業技術聯盟,開展關鍵共性技術研究應用、智能制造標準制定和產業化應用示范,為聯盟企業提供開放共享的技術信息服務。同時,依托各類特色產業集聚區(園區),支持行業龍頭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建設智能制造科研服務平臺,為企業智能車間(工廠)建設、智能裝備研制、“機器換人”等提供全方位服務。 4.建設智能制造標準化體系。依托山西省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和山西省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強化國家標準宣貫工作,積極推動國家智能制造標準融入我省制造業設計、研發、生產、物流、服務的全生命周期,在省內重點企業、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的智能化改造過程中推進標準宣貫與實施。鼓勵省內智能制造零部件、軟件、互聯網、信息安全等相關企業圍繞互聯互通和多維度協同等瓶頸積極參與或尋求合作,探索制定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標準。積極參與國家兩化融合、智能制造等標準體系建設,研究制定一批符合我省產業發展需要的智能制造地方標準。2019年,新制(修)訂國家、行業及地方智能制造標準20項以上。 5.培養和引進高層次人才。加快引進和培養掌握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帶動制造業智能化轉型的高層次領軍型、技術管理復合型、先進適用專技型和高技能型等四型人才。深化產教融合,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院所和園區、企業共建智能制造實習實訓基地,加快培養智能制造綜合型人才,統籌做好智能制造產業發展人才保障。 三、推進措施 1.加強統籌協調。建立健全省市聯動和部門協同的推進機制,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構建協同聯動的工作模式。編制發布年度智能制造投資改造項目庫以及高端裝備產業重點培育發展企業名錄,引導各類資源要素集中集聚。各地市和綜改示范區要聚焦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產業發展,抓緊出臺行動計劃,建立健全相應工作體系和推進機制。 2.強化政策引導。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支持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產業的各項優惠扶持政策,2019年省級技術改造資金切塊支持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同時,引導擔保、風投、創投等資源向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產業集聚。各地市和綜改示范區要加大力度扶持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產業,完善本地相關政策,形成上下聯動的政策體系。 3.營造發展環境。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絡手段,大力宣傳國家、省、市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召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現場推進會和經驗交流會,宣傳智能制造典型案例和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通過“走出去、請進來”,不定期組織開展高峰論壇、交流研討、學習考察、專題培訓、新技術推廣等活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產業發展的輿論環境和良好氛圍。 來源:山西工業和信息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