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成功舉辦“智能制造學術報告會”瀏覽數:84次
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成功舉辦“智能制造學術報告會”
▲2017年山西省科協年會分會場活動——智能制造學術報告會350個座位座無虛席。 9月29日,由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承辦,太原理工大學、太原科技大學、中北大學、山西省機電行業辦、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協辦的山西省科協2017年學術年會“智能制造學術報告會”分會場系列活動在太原迎澤賓館舉辦。 報告會的主題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促山西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胡正寰,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制造業辦公室主任屈賢明,中北大學副校長、山西工程機械學會副理事長白培康等專家受邀作專題報告。太原理工大學校長、省科協副主席、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黃慶學致辭。省科協副巡視員謝文智講話。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姚建社主持報告會。 黃慶學理事長表示,舉辦這次活動的初衷是讓山西省裝備制造行業的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在宏觀上對于國家實施的“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及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應用前景等戰略重要性有進一步的認識,在微觀上對促進山西省高端裝備制造業的轉型發展助一臂之力。 謝文智副巡視員對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近年來學會圍繞著“數字制造”、“智能制造”等先進技術,在行業內開展了一系列的學術交流活動和幫助企業解決了大量的關鍵技術問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得到了政府、企業和社會的高度認可,并被國家人社部、中國科協2017年4月1日聯合授予中國科協系統“先進集體”的光榮稱號,是山西省科協系統的一面旗幟。希望通過本次報告會可以使廣大科技工作者進一步交流新思路、凝聚新共識、拓展新合作,共同推進山西省裝備制造業創新驅動發展,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報告會上,李培根、胡正寰、屈賢明、白培康分別以《從幾個視角看互聯網+智能制造》、《快鍛制圓——楔橫軋精確成形鐵道車軸新工藝的進展》、《中國智能制造發展態勢和戰略》、《增材制造技術及應用》為題作了精彩的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隨著智能制造、物聯網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企業該如何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李培根院士在報告中表示,企業要從觀念、載體、現場等方面著手,要從客戶端思考,以產品為載體,落腳在車間現場,通過大數據對人的精準管理,扎實推進企業智能制造。他指出,推進互聯網+智能制造,對于剛剛起步的企業來說,在車間現場更容易尋找到機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正寰。 胡正寰院士在報告中提到,鐵道交通是我國重點發展領域,而車軸是火車需求量較大的重要零件。目前,國內外車軸主要成形工藝是快鍛和精鍛。但使用快鍛制圓——楔橫軋成形新工藝,生產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且具有節約原材料、提高零件綜合性能等優點。目前,經太原重工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等四個單位聯合攻關,這一工藝已完成實驗室階段的研究工作。 ▲中國工程院戰略咨詢中心制造業辦公室主任屈賢明。 屈賢明主任在報告中表示,山西要在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化上有所作為,應當在重型裝備、煤炭機械、軌道交通裝備、鋼鐵等主導產業引導建設智能制造“母工廠”,待技術、管理等成熟后,再在產業內推廣;還要建立人才培訓基地,培育一批系統集成商等方面做工作。 ▲中北大學副校長、山西工程機械學會副理事長白培康。 白培康教授對山西省增材制造技術產業的現狀及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他希望政府相關部門結合我省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需求,盡快制定增材制造產業技術發展規劃,凝練產業創新鏈;加大對增材制造專用材料、裝備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快形成產業集聚發展,盡快形成產業規模。 報告會期間,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工程師王博結合公司在中國發展情況,介紹了三菱公司智能制造相關情況。省科技廳、省經信委、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分別解讀了山西省已經出臺的支持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產業結構調整、綜改示范區相關優惠政策,給與會者以極大的鼓舞。 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秘書長李玉貴在大會總結時表示,報告會使我省機械工程領域的科技工作者接觸到高層次領域的專業技術和知識,擴展了視野。同時也開拓了我省智能制造相關產業與高新技術領域企業的合作與交流的渠道,為我省在智能制造人才培養和科研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 省科技廳、省經信委、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管委會、山西省機械電子工業行業管理辦公室等單位相關領導及來自全省13所高校、57家企業機械工程領域的領導、專家、學者、科技工作者共350余人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取得了圓滿成功。 山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秘書處供稿 2017年9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