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造行業中不同崗位的安全要求,不要等到出事了才知道!瀏覽數:160次
鑄造行業中不管哪一個崗位,對于安全的要求都是十分嚴格的,但也有部分鑄造廠對安全的要求并不嚴謹,今天就舉幾個例子,稍微普及一下鑄造行業不同崗位的安全要求。 鑄造工 1.只有受過鑄工專門培訓的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合格證后,方能獨立操作。 2.操作中,穿戴好防護用品,禁止袒胸露臂和打赤腳。 3.設有通風設備的場所,工作前應開動通風設備。 4.工作場所應保持整潔,砂箱、模型、工具等不得隨意堆放,保持通道暢通無阻。 5.廢料、垃圾應倒在指定地點,并定期消除,使用的行燈電壓不得超過36V。 6.使用設備或吊車時,應遵守其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造型工 1.工作前必須整理好工作場地,并檢查所用工具(如砂箱、螺絲、底板等)是否良好,如發現裂紋,損壞,須修整后方能使用。 2.砂箱壘放要整齊穩固,不得過高,大箱在下,小箱在上。 3.吊起的砂型下面嚴禁站人,確需在下面工作時必須用架子支撐牢固。不準站在吊起的砂型上找平衡。 4.翻轉砂箱時砂箱必須吊平且周圍無障礙,無關人員必須遠離,操作者也不能靠近砂箱。翻轉大砂箱時必須使用支架。 5.往模板上放砂箱時,不準用手抬扶砂箱下面。扣箱時要吊平吊穩,抬扶時要站在砂箱的兩側。 6.用壓縮空氣吹砂型或泥型的砂子時,壓力不得超過8kg/c㎡。 7.砂型要擺放整齊,留出一定的通道,便于澆鑄。澆鑄位置一定要在同一方向并留印記。 8.大砂型或底坑造型,周圍租底部一定要留通氣道,使型內氣體在澆鑄時能順利排出。 9.翻箱,扣箱時要有專人指揮。 10.合箱后抹好箱縫,按要求壓好箱,或用螺絲擰緊。同時防止箱口毛刺傷人,檢查澆冒口有無砂子,氣孔是否暢通。 11.下班前將工作場地的鐵屑等雜物清理干凈。 澆筑工 1.清除通道和場地的一切障礙物。 2.檢查鐵水包是否烘干,包底、包耳、包杠、端把是否安全可靠,轉動部分是否靈活。禁止使用未烘干的鐵水包。 3.與鐵水接觸的一切工具,使用前必須預熱至500℃以上,否則不準使用。 4.鐵水不得超過鐵水包容積的80%,抬包要平穩慢行,步調一致,防止鐵水濺出傷人。 5.用吊車吊運鐵水前應檢查吊鉤、鏈子是否可靠,吊運時鏈子不準打結,要有專人負責跟隨鐵水包,經過路線,不得有閑雜人員。 6.嚴格貫徹六不澆: ①鐵水溫度不夠不澆; ②鐵水牌號不對不澆; ③不擋渣不澆; ④砂箱不干不澆; ⑤不放外澆口不澆; ⑥鐵水不夠不澆。 7.澆鑄時要準確平穩,不準從冒口往砂箱內倒鐵水和看鐵水。 8.當鐵水澆入砂型時,要隨時點燃出汽孔、冒口、箱縫排出的廢氣、以免毒氣和鐵水飛濺傷人。 9.剩余的鐵水要倒在準備好的鐵模或砂坑內,不準倒在砂堆和地面上,防止鐵水爆炸傷人。因跑火或其它原因流在地面上的鐵水,在未凝固之前不得用砂覆蓋,凝固后應及時清除。 10.所有設備使用前應檢查安全可靠性,使用后孌清理干凈。 清砂工 1.檢查所使用設備和工具的安全可靠性。清砂時,注意人與人之間距離不要太近,清砂前方不準站人。 2.清砂翻轉鑄件要注意周圍人員,大鑄件需要用吊車立起時,二定要放平墊穩,不準吊著鏟毛刺。 3.清理好的鑄件堆放不準過高,防止倒塌傷人。 4.打毛刺時,前方不準站人。用吊車時,必須檢查吊具,鏈子不得打結,吊掛要牢靠,吊鑄件時鑄件下面不準站人。 5.使用砂輪機磨鑄件毛刺時,要嚴格遵守其安全技術規程。工作完畢,清理場地,整理好工具和設備。 金屬熔化工 1.工作前,應對所屬的機械、電器、水冷、液壓(或氣壓)進行認真地檢查,確認正常后,方可熔煉。 2.工作時,應穿戴好工作服,穿好防護鞋,戴好防護鏡、 防護帽等。不準打赤膊,以防燙傷。 3.爐前及工作場地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各種材料、工 具應放到指定的地點。 4.爐料應干燥,并有人負責檢查。嚴禁將易爆物品(如:彈頭、雷管等)、密封容器及帶水(或帶雪)的爐料,投入爐內。 5.樣勺、樣模、撥樣板等,要保持干燥、清潔。剩余熔液,應倒在干燥的地方或干燥的料錠模內。 6.使用行車時,要先檢查鏈條、鋼絲繩、吊鉤、天平等是否牢固,否則禁止吊運。吊運時,要按《起重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7.開爐前,必須清除爐坑前周圍所有障礙物,5m內不準有易爆物品,爐坑及爐前地面不得有積水。 8.加粉散狀材料時,應側身投料,以防噴濺傷人。 9.出金屬熔液前,使用的工具及澆包必須烘烤干燥,澆包必須放正、放穩,禁止將冷濕鐵棒、工具等與熔液接觸,以防噴濺傷人。 10.開爐時根據分工堅守工作崗位,不得擅離職守。
|